[關於此影片]

這不是麥特.戴蒙的即興演出,他讀的是自家好友津恩(Howard Zinn 1922-2010)多年前的演講稿摘要。
津恩那時候正在為反越戰的理念出聲,而戴蒙­這席話的場合則是在2011年芝加哥青年詩歌節的會場上,
講稿原來的題目是《問題正是­公民服從》。
內文對美國獨立宣言的立場,主張應為普世價值,因此字幕翻譯承接原文脈絡;
至於對一些­歐美政治人物的提及,翻譯或採用台灣較熟悉而和類比的人名取代。

[演講內容節錄]

=============================================
(前略)......現在我們有了西方文明──法治社會。
法治只是讓之前不公義的事給規制化、極大化,
法治發展的結果,所成就的事情就是如此。
如果在世上所有的國家,法治成了領導者的最愛,卻困擾著人民,
那我們應該有所意識,我們應該跳脫國家界限來思考。

馬英九與習近平的相似,遠比他與我們的相似來得多;
連戰和胡錦濤兩個人站在一起,也遠比他和我們站在一起匹配得多。
國際上正是對法制與秩序的遵從,
才讓所有國家的領導者就像是同志一般團結地在一起,
所以看到他們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總是訝異。
他們臉上總是帶著笑容,握握手,抽抽雪茄。
他們不管嘴上說的是什麼,實際上他們喜歡對方得很呢!

我們在嘗試著要做的,我想,
是要真正地回到獨立宣言裡的原則、目標、還有精神。
這個精神,就是要對抗不合理的權威,要對抗那些阻礙的力量,
讓人民能自由地生活、並且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力。
而在這樣的前提下,促使人民有改變現有政制的權力,並且消解現存的壓制。

但是,若要建立獨立宣言的原則,我們必須跨出律法的界限。
我們不能再服從那些迫害殺人的法律,
我們也不能再由法規讓財富繼續地被錯置,
或是只把違規的人民送入監牢,而讓重大的經濟罪犯逍遙法外。
=============================================

 

問題出在公民服從 / 一心(文章來源:三際信息站 )

 

早晨,看到朋友轉寄一段影片,
美國影星麥特.戴蒙(Matt Damon)朗誦其鄰居摯友霍華德.津恩(Howard Zinn)43年前的一段演說。

「你們會說:我們的問題源自『公民不服從』。
錯了!我們的問題,是來自『公民服從』。
是這種服從,讓世上無數的人屈膝於強權、獨裁者的政體下,被捲進死傷以百萬計的戰爭。
是這種服從,讓世上無數人對貧窮、饑餓、愚昧、戰禍與殘暴無動於衷。
是這種服從,讓監獄裡充滿了小賊、而國家卻由一幫大賊在領導。
這才是我們的問題。」

霍華德.津恩是美國傳奇性的歷史學者、政治學家、劇作家、社會運動者,
在麥特.戴蒙主演的電影《心靈捕手》中,就有一個橋段提到了這本書。
他對羅賓威廉斯所飾演的教授說:
「如果你想要知道美國真正的歷史,你應該讀《美國人民的歷史》( 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980年這本書甫出第一版時,有一些高中老師剛開始不太願意採用,因為受到阻力很大,
有位老師就曾寫信告訴他說,家長看到了這本教科書,立刻跟學校反應:什麼?哥倫布不是英雄?而是謀殺者、綁架者?
這個老師在教什麼?這本書一定是共產黨書籍!並且要求學校立刻調查這位老師。

不過,經過多年的努力,接受度越來越高,這本書已經被很多大學,和一些高中所採用,
也越來越多歷史老師,會從黑人的角度、女性的角度、少數族群的角度......來詮釋歷史。

 

訪談中他說:
我們的歷史,是用總統任期來區分、寫的都是「開國元勳」的故事,
為什麼我們從來沒聽過那些麻州西部挺身對抗波士頓富商的農夫們的故事?
那些無名士兵的故事?那些鋪鐵路的愛爾蘭和中國男性移工的故事?
那來自51種不同國家、卻聯合起來對抗羊毛公司不公平待遇的罷工女性的故事......?
津恩從那些長期在政治、經濟上受利用和剝削,其困境總是被遺忘了的人們的視角出發,把這一切通通寫入美國的歷史。

「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就像一個家族的歷史一樣,
掩藏著激烈的征服者與被征服者、主人與奴隸、資本家與工人及在種族、性別上的分配者與被分配者之間的利益衝突。」

「津恩在其著作中從阿拉瓦克(Arawak)語系印第安人的角度去講述美洲大陸被發現的故事;
從奴隸的角度去審視美國憲法;
以柴羅基部落(Cherokees)的遭遇去分析安德魯.傑克遜;
以紐約愛爾蘭人的眼光去看待美國內戰;
從蘇格蘭部隊逃兵的視角去理解墨西哥戰爭;
從羅厄爾紡織廠女工的陳述去探索美國工業主義的崛起;
通過古巴人的所見所聞去審視美國與墨西哥的戰爭;
以在呂宋島戰鬥過的黑人士兵的困阨去看待對菲律賓的佔領;
從南方農場主的目光去分析美國1870—1898年的經濟繁榮;
從社會主義者的角度剖析第一次世界大戰;
以和平主義者的眼光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戰;
從居住在紐約哈林區黑人的視角看待羅斯福總統所實行的新政以及從拉丁美洲打工者的立場去分析戰後的美國帝國。」

「從未有一本歷史書如此恰如其分地引用發生在黑人、女人、印第安人及窮苦勞工切身的經歷
與發自內心的描述作為論據的。」(以上三段引號內文字,摘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所長王緝思所寫的中文版序)

他認為,歷史不應該只是對開國英雄禮敬讚美,也應該好好面對這個國家體制下,所產生的各種陰暗面。
而愛國,絕不是政府做什麼都對、一味支持,而是回歸《獨立宣言》所建立的民主原則。
政府是人造的,是為了保護平等、確保生命品質、追求幸福等人權而存在的,
當政府不但沒維護、反而在破壞人權時,人民必須廢掉政府。

回到那段麥特.戴蒙的朗讀影片,內容摘自津恩 1970年的公開演說,「問題出在公民服從」。

 

津恩當時因為在波士頓美軍基地進行了抗議行動(阻止軍人被送到越南打仗),
第二天,要上法院應訊,但他選擇了按照原計畫飛往巴爾的摩,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哲學家弗蘭克爾(Charles Frankel)就公民不服從進行辯論。此段文字就是出自那晚的演說。
第二天早上他回到波士頓大學教課時,警檢已經在教室外等候,把他拖去法庭,判刑,在牢裡蹲了幾天。
於是他說:「我們的問題是:當監獄裡充滿了小賊、而國家由一幫大賊在領導時,人們卻服從了!」

這句話,在2013年的今天,仍然適用!
津恩本人並不諱言自己不是完全中立的研究態度,就像他自傳回憶錄的標題
《You Can’t Be Neutral on a Moving Train》(行走的列車上你不可能中立),因為歷史被主流扭曲得太離譜,
此刻的台灣,面對的更是有權無責、不受約束的濫權瀆職,更像一艘即將撞上冰山的鐵達尼號, 撞上冰山前如何能中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